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1 无人舰队,出击! 下(1/2)

作者:蓝星海
航母舰娘的舰载机全部都是无人机。

上百架舰载机分布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作战。它们不但要进行激烈的空战,还要能够执行精细的战术配合。每一架舰载机都仿佛是航母延伸出去的触手一样,必须如臂指使。

这种多线程微操能力正是航母舰娘的基本天赋,列克星敦和光辉都擅长做这个。

但是微操指令需要稳定可靠、低延时的通讯信号来传递。

继承了系统一向的风格。航母舰娘和舰载机的数据链接相当地不讲道理。

只要舰载机还在航程范围内,航母舰娘就能毫无延迟地指挥它们。哪怕距离上千公里、中间被崇山峻岭阻隔也一样。

陈枫还无法搞懂这种通讯的原理,所以他也无法把它用在自己制造的导弹艇上。

目前他的导弹艇用的仍然是2左右的电磁波通讯,频段与3信号接近。因此信号传输很容易被距离和地形阻挡。

一般的3基站只能覆盖半径五公里范围。列克星敦使用了大功率发射器和波束整形技术,才把通讯距离提高到三十公里。基本上已经可以覆盖到海平线附近了。

但这几艘导弹艇一直在和彗星背道而驰,现在距离已经接近七十公里。

它们早就超出了彗星的通讯距离,只是在按照事先接受的命令行动而已。更不用说飞得更远的导弹了。

但光辉却可以把巢虫上空的舰载机作为信号中继站,直接把命令发送到几百公里外的战场上。

光辉的指令通过舰载机上的小型基站发射到导弹上。于是这些导弹就做出了相应的战术机动。

飞蝗群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以密集队形拦截,就只能拦截中间四五枚导弹;如果分头拦截,就会降低拦截每个导弹的成功率。

但时间已经不够让它们作出反应了。

转瞬之间,飞蝗群以密集队形迎上了中间的几枚反舰导弹。其中两枚导弹拖着火球坠入海面,但更多的导弹越过飞蝗群的拦截,径直冲向珊瑚礁上的巢穴。

盘旋在巢穴上空的飞蝗群倾巢而出。黑压压的虫群犹如雪崩般从高空倾泻下来,变成贴着海面席卷而来的黑色海啸。

第一批的十枚冥河导弹,在这种不计代价的超饱和拦截下全部被击落。虽然也有近百只刀颚飞蝗被炸死、烧死、或者一头栽进海里撞死,但这点损失对虫群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然而这时,一直盘旋在高空的蜉蝣领主突然发出了一阵刺耳的鸣叫。

第二批导弹已经逼近了巢穴。

这时漫游巢虫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所有飞蝗都拥挤到低空去拦截第一批导弹了。

而第二批导弹的飞行高度是两千米!

由于高空的空气比海平面附近稀薄、飞行阻力较小,所以第二批导弹的速度比前一批更快。它们现在已经几乎快到巢穴上空了。

看到这一幕,陈枫猛地一握拳:“成了!”

在拦截前一批导弹时,刀颚飞蝗已经损失了高度势能,又在稠密的海面大气中消耗了动能。现在,它们的剩余能量已经不足以快速爬升到足够的高度去组成拦截网了。

这是“能量空战”的典型战术。

为了挡下第一批导弹,刀颚飞蝗们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这个陷阱中。而这个失误是致命的。

十枚“冥河”高速掠过刀颚飞蝗群头顶,把拼命爬升的飞蝗远远地甩在身后。然后这些两吨多重的杀手灵巧地转动尾翼,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径直俯冲下来。

另一些刀颚飞蝗拼命振动双翼,试图从低空抢到“冥河”的前面。

但迎面拦截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提从侧面拦截了。这种努力在速度快几倍的对手面前,注定是徒劳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