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四十章 参他(3/4)

作者:锦城酒徒
早就瞧魏无极不顺眼了,这回算是搂草打兔子一举两得。魏无极执掌稽查司,干的也是察查百官的勾当。从罗织罪名害人这个角度看,他和魏无极算是有竞争关系的同行。所谓同行是冤家,赵光想给魏无极点颜色看看的打算不是一天两天了。

现在魏无极在朝堂上的日子很不好过。

魏无极本打算借府兵违制一事给陈醉添恶心,阻挠延缓陈醉组建巡检衙门。

陈醉见招拆招,随即搞了一个诗会,第二天京中多家勋戚联名上书陛下,陈请希望能够修改祖制,鼓励各府在自身条件允许,不增加国家税赋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府兵数量。在朝堂上赵致不等魏无极反对,就先赞这个想法好,然后问了叶斩的意见后便直接批准了。堵住了魏无极的嘴巴,同时还让他一下子得罪了大批京中勋贵。

这件事发生在祭天大典之前,祭天大典之后,陈醉正式走马上任稽查司总巡将军,并提出了成立稽查司巡检衙门的建议。这是一个大事,赵致想要乾纲独断推动此事,却意外的遭到了武威王府方面的强烈阻挠。兵部和吏部方面各执己见,吏部赞同此事,认为此举可以限制稽查司的权力,减少贪赃舞弊的现象。兵部却强烈反对,理由是这么做恐会寒了数万亲军的心,朝廷做出决定前,应该考虑魏无极的意见。

魏无极的意见当然是极力反对。

这个时候赵光的人跳出来了,左都御史成大杰参魏无极在稽查司去年九月办的荆州刺史案中有贪赃舞弊,构陷忠良之嫌。都察院有风闻言事之权,意思就是只要有风闻御史言官们就可以参人,提请陛下核查。风言风语打不垮魏无极,但足以让他心存忌惮。尽管成大杰说的事情跟成立巡检衙门没有半个字的关系,却一下子击中了魏无极的七寸。

稽查司的问题不止这一个案子,魏无极坐下五大弟子没有一盏省油的灯。赵光若是铁了心想弄他,能做文章的地方太多了。成立巡检衙门的目的就是限制减少这种事。在这种情况下,他若还坚持反对成立巡检衙门就显得居心叵测了。

元月初六的早上,陈醉坐着的马车驶入稽查司大院。

就在这一天,一纸公文发出,调镇守飞鸟渡的稽查司千户将军唐天豪入京城,担任新成立的稽查司巡检衙门总镇将军。虽然只是个三品武职,权力却很大。直属于总巡将军陈醉统辖,负责南北巡检衙门的建立,以及督查各地稽查司衙门。

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但只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人尽其才。

山戎部的兄弟们无疑也是人才,但他们都是冲锋陷阵杀人不眨眼的人才。

陈醉成立巡检衙门,需要的是了解稽查司内部政治环境,熟谙刑名律法,有志气和抱负的人才。

稽查司是大赵最重要的武力部门之一,它虽然名义上属于大赵军方机构,却独立于兵部之外,由皇帝陛下直接统属。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稽查司魁首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除了在京常驻的稽查司总镇统领三万玄甲亲军外,还有分别位于南诏和蕲州的南北两大镇抚司,并在大赵境内各个重要城市设置了稽查司千户衙门,总人数超过五万人。这么庞大的暴力机构,多年来一直掌握在魏无极这样的人物手里。陈醉想要在短时间内拿到手里是不可能的。

陈醉是个惫懒的家伙,把唐天豪弄回来就是当开荒牛做苦力的。鱼找鱼虾找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稽查司内部,像唐天豪这样不得志又有真才实干的人不只他一个。陈醉知道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圈子,拉上唐天豪就不愁后面不跟来一串人马。

稽查司现在有两位一品将军,一在明一在暗,大魁首魏无极是名义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