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7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六)奇袭塔什干(2/4)

作者:云无风
经过两个时辰的艰难跋涉,明军终于抵达卡拉套山南麓。塔什干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头的火把如点点星光,指引着明军前进的方向。

卯时初刻,博硕克图的七河骑兵已迂回到塔什干城西。李如梅望着城头飘动的“大元”旗帜,抽出腰间的鎏金错银弯刀——此乃临行前高务实所赐,刀身镌刻着“灭虏”二字。

“大帅,”这支辽东铁骑的领军参将李平野压低声音,“城防图显示,西门守军多为哈萨克降卒。末将愿率八百死士,趁乱打开城门。”

李如梅略微思索,吩咐道:“可以一试,但不可硬拼。传令京华细作,按计划行事。”

不多时,随着三声清脆的梆子响,城头突然腾起三股黑烟。博硕克图的狼头大纛在晨雾中快速晃动,大股七河骑兵汹涌奔向城墙之外散开,但他们却不是拉开围城阵势,反而摆出冲击阵型,然后齐声用蒙古语高呼:“济农威武!”

城头的哈萨克降卒面面相觑。一名百夫长突然扯下腰间的“大元”令牌,掷于地上:“大蒙古国几百年前就亡了!咱们本是哈萨克人,为何要为察哈尔送死?”

此言一出,守军顿时骚动。李如梅见时机成熟,猛地挥动令旗。八百辽东具装骑兵如黑色洪流冲向西门,万历三式马枪在晨雾中喷出火舌,却是朝天打出一轮齐射——显然,这不是打人,而是摄人。

“开城!开城!”城头的哈萨克降卒纷纷抛下兵器,打开西门。李平野率死士趁乱涌入,与刚刚发现情况不妙赶来查看的一支察哈尔守军展开白刃战。

李如梅策马入城时,正撞见一名察哈尔千总举刀劈向李平野。他扬手一铳,铅弹准确穿透对方咽喉——精于射术者,习铳果然也不差。李平野趁机一刀枭首,将头颅挑在刀尖上高高举起,同样用蒙古语大呼:“敌将授首,降者免死!”

原来他和李成梁时代李家军中大名鼎鼎的李平胡一样,也是蒙古人出身,在还是个半大小子的时候就成了辽东“守边属夷”中颇有功劳的猛人,于是被“爱猛如命”的李如松看上,从此带在身边培养。他这一口蒙古话其实也多年不用,想不到今日倒是派上用场了。

塔什干城主府内,守将苏赫(蒙古语名,意为斧头)正欲自刎,却被博硕克图的亲卫生擒。李如梅踢开满地卷宗,抽出其中一份《粮草调度图》:“把粮仓位置标出来,饶你不死。”

苏赫颤抖着手指在图上点了点,忽然长身暴起,伸手就欲夺刀。不料李如梅早有防备,反手一铳,拿火枪当了铁锏来用——这可能是辽东军早年用惯了三眼铳所致——直接击碎了此人头颅。鲜血溅在《粮草调度图》上,将粮仓的标记染得通红。

李如梅看了一眼,一把抓起扔给李平野,吩咐得极其简单:“去!”

就在李如梅与博硕克图行动的同一日辰时三刻,安集延方向派来支援塔什干的明军步炮部队终于翻越库拉马山。伊犁第一军第二镇第一协协统陈其正立马于峡谷口,端着望远镜望着不远处的塔什干城,忽然勒马转向副协统刘绍贵:“不妙啊老刘,咱们在峡谷里耽搁太久,怕不是来迟了……我瞧塔什干城已经挂了李大帅的安西总兵旗!”

刘绍贵挠了挠头,叹气道:“这下好了,在安西头一次见李总爷,就是差事办砸喽!”

陈其正安慰道:“话也不能这么说,约定的时候可还没到呢!真要说起来,应该是李总爷发现了可趁之机,提前行动了。

这也不奇怪,他那大哥最擅长抓这种时机……咱们也不用着慌,没功劳也有苦劳——李总爷还要和博硕克图南下与布日哈图对峙,他手里又只有骑兵,肯定得把防守塔什干的活交给咱俩。”

三颗蓝色信号弹升空。李如梅站在塔什干城头,望着东南方向的信号弹,下令道:“传令给陈其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