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3章 公非辅,乃摄也(十二)安西,安西(2/4)

作者:云无风
千,余下都是叶尔羌征召军,无论战斗力还是忠诚度,恐怕都比较堪忧。

至于博硕克图所部,愚兄刚才说过,他阖部上下约莫四五万骑兵,乍一看不算少,可随着他与额尔德木图的西征,哈萨克汗国在东遭到我们的打击,在南遭到布日哈图打击,如今几乎已经崩溃。如此一来,博硕克图实际控制的地区扩大了足有两三倍,这点兵力就只好随机应变,不可能处处设防了。”

他不等李如梅发问,又突然将匕首倒转插进俱兰城方位,刀柄镶嵌的波斯蓝宝石映着西域舆图:“此地三面环山形如虎口,最利锁住罗刹东进之路。只是……”刀鞘重重敲在标记处,“博硕克图所部大多都是轻骑,善奔不善守,你若肯派我大明火枪兵前往固守,则每里城墙需布六百铳手,配八门三号炮。”

驿馆外忽然传来战马嘶鸣,惊得檐下铁马叮当乱响。李如梅推开雕花木窗,望着庭院中正在饮水的辽东战马沉吟道:“我此来所率皆是骑兵,死守城池恐非元辅调动之用意……若罗刹人敢来,我领骑兵迎战如何?”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刘綎点了点头,指尖沿着伊犁河谷画圈,“若要主动出击,或可多派七河部探马,诱敌深入,与你决战。遇敌之后则还是老规矩,先给他个三排轮射,铅雨未歇而马刀已至。”

李如梅问道:“京华新出的万历三式步枪不知省吾兄测试过了没有,六十步外能否贯穿罗刹锁甲?”

“且看此物。”刘省吾命人抬来一口樟木箱,取出一件双层锁子甲掷于地面。甲片碰撞声如冰雹砸瓦,他抓起李如梅佩剑奋力劈下,剑刃竟在第三层铁环处卡住。

“此乃额尔德木图送来的战利品。”他用力拔出佩剑,面色凝重,“需用三棱破甲重箭在三十步内直射,或是等他们进入三号炮的霰弹范围。至于火枪,万历三式我还没来得及测试,但万历二式需要在五十步内方可有效击穿。”

李如梅松了口气,道:“那还好,既然万历二式可在五十步击穿,那么万历三式在六十步击穿应该问题不大。”

两人继续细谈,居然谈了将近一整天,等到日影西斜时分,驿丞捧着铜灯树蹑足而入。刘綎就着跳动的烛火展开俱兰城防图,羊皮上朱墨勾勒的棱堡箭窗角度锐利如犬牙:“这些四十五度仰角的射孔最是鸡肋,愚兄离任前已命工匠改为六十度斜角。”他蘸着冷茶在城西画出道暗线,“此处暗渠直通城外那条我忘了名字的河,若遇围城可遣死士出城夜袭。”

李如梅认真看了一会儿,忽然点头道:“省吾兄回京面圣时,可否为小弟带句话给元辅?”他指尖点在俱兰城的标记上,“就说这俱兰城,李某愿以项上人头作保,万无一失。”

“何须如此!“刘省吾大笑着拍开鎏金酒壶塞子,蒲萄酒的醇香瞬间盈室,“那罗刹人的老家在这儿……”

他手指在舆图上向西挪了老远,指在莫斯科的位置,“贤弟你看,比从安西到京师也近不了太多,至少有五千里以上——这就意味着,罗刹人能调来此处的军队也必然规模有限,至少不太可能超过咱们。”

李如梅正在心中计算长短,刘綎已经仰脖饮尽残酒,忽然压低嗓音,“倒是这安西缺水是个大问题,贤弟你可切记,各处的坎儿井……每月朔望之日,记得放叶尔羌、瓦剌诸部的俘虏之类苦役下去清淤。”

驿馆外传来戍卒换岗的梆子声,惊起檐角栖鸦。刘綎将佩剑横置案头,剑身映出两人凝重的面容:“子清可知罗刹人在安西以北这个……什么西伯利亚,是如何筑城的?其以圆木为墙,泼水成冰,旬日便能起三丈坚垒。

而如今,我们从哈萨克人手中新得的俱兰城,城墙老旧,不堪炮击,须得按照京华的办法构筑棱堡……”他屈指弹剑,龙吟声久久不绝,“可惜安西离中原太远,又新复不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