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三章 远迄南郑(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燕翼贻谋录·卷二】

益州,汉中郡。

烛光黯淡,灯芯越烧越短,大部分都浸在浅浅的灯油里头。应是盏里的油将要燃尽的缘故,那一豆火苗不停的闪耀着,跳跃着,像是有个人在对着它呼吸、又像是为外间的北风所影响。

窗外的风吹得呜呜作响,院子里的竹丛枝叶摩擦,发出萧萧肃肃的声音。风从竹丛中穿过,像是吹响了一排低沉的笙乐,烛火又似乎是畏惧这风一般,抖得愈发厉害了。

朱红与髹褐色的漆案上胡乱摆着几卷散开的竹简书帛,其中一卷竹简上的内容是著名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可以想见其主人应是笃信黄老之学。

这是督义司马张鲁在汉中的府邸,张鲁出身沛国,随祖、父迁进蜀中学习道法,在灾年之中广收信徒,于益州底层大众之中很著名誉。刘焉进蜀后,假辞色收买任歧、贾龙等蜀中豪强,安稳人心,又交好青羌、叟人、巴夷、賨民等蜀中异族,募其为兵,从而才有了第一股制御、打击本地豪强的军事气力。

张鲁与张修便是刘焉进蜀后寻求军事气力时所收买、结交的对象,他们既非益州本地人,又有一批逝世忠的信徒,要害的是,张鲁之母与刘焉颇有‘往来’。

于是张鲁便成功以督义司马的身份代表刘焉进驻汉中,为刘焉唱起了杀害太守、阻尽道路的黑脸。

此时张鲁本人正着急的在一旁负手踱步,此时的道教徒崇尚黄色,故而张鲁俨然做着一副道家打扮,头裹黄巾、身穿褐衣,腰上挂着一枚小巧的黄白玉印,走起路来步步生风。

在他的身旁,坐着一位皮冠黄衣打扮的中年道人,跟略显烦躁的张鲁比起来,他更显得有种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此时他正轻轻的挑起一截灯芯,等灯亮一些后,再低头往浏览那卷《老子五千言》。

只是还没读下几段,张鲁的影子就往返的晃在竹简上,搅得他眼花。道人只得抬开端来,看到张鲁这幅忧虑重重的样子容貌,不禁皱眉说道:“公祺!眼下再急也是无用,你这样子,怎能体合自然,内外淳净?”

“汉中是我好不轻易打下的基业,我不急谁急?”张鲁的声音十分烦闷,却掷地有声,他看了眼故作镇定的道人,说:“骆曜,实在你也沉不住气,一段话重复看那么久,也未见你超脱凡界。”

骆曜老脸一红,立时有些窘迫的放下简牍,也不知是张鲁那一句话刺激到了他,他心中恼恨,嘴上强笑道:“是故我等三尸不斩,终是凡俗。”

说完,他便低下头再往读那卷展开在桌案上的简牍。

张鲁尚未答话,房门忽然‘嘎吱’一声被人推开,那外头的人尚未进来,屋外的冷风却先打了头阵。

呼——

骆曜下意识的用手往拢住那一丝灯火,以防被风吹灭。

张鲁见清了来人,也不再踱步,恰好伫立于中心,像是始终在那静待似得。他换上一副轻松平庸的语气,说道:“王当,可都探听明确了?”

来者正是当初随骆曜南进汉中的护卫王当,他穿着一身黑衣,魁梧的身躯倒显得有些瘦削。他转身将房门关上,先是往骆曜看了一眼,然后递上几份帛书说道:“这个来敏与那个叫吴班的,确实是南下探亲的。在下趁他们睡着之后,潜进房中,搜得几份帛书,请师君亲览。”

张鲁尽不迟疑的伸手接过,一边将其展开一边冲王当挥了挥手,待王当自觉退下后,张鲁也一目十行的看完的家书,不禁大松了一口吻:“幸而是虚惊一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