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九章 嗟乎义士(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转业。”————————【列女传·楚接舆妻】

信义算什么东西?人生在世,熙熙攘攘,谁不是以利为先?有些人最多只是吃相好些,打着义的幌子,实在干的还不是逐利的事。

吕布心里不屑,他出身边鄙之郡,看惯了异族的狡猾与强者为尊,从来没把信义两个字当回事。正欲再劝,可一看到太史慈坚毅、冷静的眼神,他却不由得住口了。

或许,这世上还真有人笃信敦义。

又或许,自己不该打搅别人做梦。

“也罢。”吕布叹了口吻,手往后一招,只见魏续驱马上前,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包。

吕布拿着那只布包,在手上掂了掂,复又递给太史慈:“这里是二十金,子义带在身上,以备不时。”

太史慈下意识的就要拒尽,却被吕布牢牢的捉住手臂,他摆脱不开手臂上的那股大力,只好任凭布包硬生生的塞得手中。

“拿着!”吕布语气坚定,不容拒尽的说道:“算我吕奉先交你一个朋友!”

太史慈这才半是无奈半是感叹的收下了布包,郑重其事的对吕布抱拳行礼,然后调转马头,带着等候已久的队伍沿着残破的道路、往西边迤逦而往。

队伍已经逐渐远往,吕布仍然骑着马,在潍河边上注视凝神的翘首看着,那神态分明像是在等候什么人。他心里隐隐有些期待,期待太史慈能转意转意,掉头来与他在齐鲁大地上并肩作战;可同时他又有些期待太史慈别回来,甚至盼看太史慈能一直秉持着他恪守的信义,坚定不移的走下往。

毕竟那是太史慈能做到,而吕布却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

西边是绵延起伏的丘陵群山,在山前那一条蜿蜒的道路上行走着一批将要看不见的队伍,含混的人群中,吕布却一眼能看到那人高马大的身躯,吕布忽然感到,他这一往就是永别了。

“府君,他们走远了。”董昭驱马过来,在吕布身后低声说道。

吕布久视不语,直到片刻之后,方才开口说道:“公仁,你知道我为何要留太史子义?”

董昭长着一副马脸,整体的相貌不算是有多出众,但那双眼睛漆黑发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精明。他听完吕布的问话后,不假思索的说道:“此人乃义士,无论是武略、胆识、还是智谋都样样非凡。若是能收进府君麾下,可为我军一大助力,扫平青州也愈加轻易。”

随着吕布转战千里的姻亲魏续此时也插话道:“太史慈一身胆略,不能为君侯所用,实在是惋惜了。”

“是啊,太惋惜了。”吕布回头看往,眼神意味不明的盯着董昭:“公仁也感到很惋惜么?为我而惋惜?”

“自然是为府君而感到惋惜了。”董昭坦坦荡荡的与吕布对视,眼睛里是一片耻辱:“袁绍与张邈情义断尽,我又因舍弟在张邈手下任职而饱受猜忌,若不是有府君一路庇护,我恐怕早已被袁绍治罪了。”

“我本还认为袁氏兄弟何等英才,临了也不过如此。”吕布听了,不由哂笑道:“你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董昭是袁绍手下参军、钜鹿太守,可谓是亲信腹心,仅仅是由于袁绍听信谗言、为人构陷就跑到吕布这里来,而且离开袁绍的借口还是赞助吕布安定北海。

这让吕布怎么放心他?

如今吕布看似虎踞北海,实在手下的兵大都是袁绍给的,很难保证对他的虔诚。何况袁绍又是上赶着送兵送粮,请他往青州赴任,这里面的用意谁都看得出来。

可吕布不吸收也没措施,若是不吸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