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五章 钢构(2/3)

作者:蝴蝶蓝
中,曾经想办法扩大这个高炉的容积,炼钢高炉,暂时没有多大的进展,可是这个水泥煅烧路,却很容易的突破了,本身,这也不是困难的,不增大的原因,在于起重和动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了改造型的蒸汽机,基本上动力没问题,液压的大量应用,让庞大水泥煅烧炉,可以被数十股钢丝共同的拉动,节约了人力的同时,也数倍的增大了水泥煅烧炉的容积,从原来10立方米左右,提升到了90立方米,足足提升了9倍,热效应和流动性也进行了修正,这样的煅烧炉,一次性可以生产150吨以上水泥,一天可以完成一炉,这样原则上,满负荷运转的年产量会攀升到54万吨以上。

54万吨,即便放在1908年的世界上,也算是比较大的了,想法是好,杨元钊也知道,水泥厂,即便是兴建下来,短时间,也不太可能提升到满负荷运转,甚至是超负荷的运转,所以,设计的产量,他只是选择了三分之一多一点的20万吨,可就算是这样,20万吨的水泥,也足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水泥厂的启新水泥厂的3倍以上了。

水泥的生产,无外乎原料的准备和煅烧两大类,水泥的材料,以石灰石,粘土,还有一些铁矿石等微量添加元素,现在世界,还没有那种所谓高标号的水泥,暂时会选择普通水泥,完成有没有的问题,那就简单许多了,主要是原料粉碎,从石灰石,粘土,还有少量铁矿石的第一次粉碎,这点上,扩大化的粉碎机就可以完成任务,换上后世超硬合金,粉碎机的效率和最大粉碎程度,会有所提高。

粉碎机之后,就是碎料的磨制,水泥的效果,膨胀系数,包括一些性能,都跟原料的磨制有很大的关系,原料磨的越细,结合的就会越发的均匀,对于后期的煅烧,就相当的有用。

这点上面,杨元钊没有多少研究,只是在启新水泥厂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装,更多的是让磨制更加的坚固,动力更好,这样提升一点点的效率。

原料在混合之后,会进入到煅烧的过程,这个过程之中,选择的是立式高炉,跟钢铁高炉有些相像,却不完全一样,这个步骤,杨元钊除了放大整个体积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改动了,不了解的东西,暂且不动,以最稳妥,最成熟的设计,这样出问题的可能性会最最低,更多的改进和整改,需要当水泥厂平稳运转了之后,或者从国外邀请了一些水泥专家,才有望得到改变。

这些原料粉碎,磨制,混合的过程,除了最后一个90立方的立式高炉,因为太过庞大,无法放在房子里面,杨元钊在高炉之上,简单做了一下防护,遮挡一些尘土,更多的尘土降解,需要绿化来解决,剩下的,基本上都放在房间之中,六米高厂房,用钢柱和钢梁链接其中,又加上了电焊的工艺,勉强可以把这些部分包裹在其中,甚至集中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面积。

哪怕是再减小,总装容量在54万吨每年,各种的配套设施和机械,全部用厂房来解决的话,总占地面积超过了5500平方米,最高3层,18米,最低也需要2层,12米,这个任务,绝对不低的。

“好了,具体的就这些!”杨元钊把画满了图纸交给了钱虎,钱虎的脑袋上面,汗都要流下来了,超过12000平方的巨大钢构,跟之前他的想过的一两百平方的,简直是一个天上和地上的差别,更何况大部分是6米跨度,在特殊地方,比如粉碎机,进料口,还有混料室,需要12米,甚至是15米,这对于整体的强度和构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压力。

“老板,这个,这个……”钱虎有些说不出话来,支吾着说个不停。

“先把图纸画出来吧!”

“这!”钱虎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看着纠结到脸都抽了的钱虎,杨元钊很无奈,这多多少少有些霸王硬上弓了,钱虎之前只是一个铁匠,接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