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九章 乌兰察布防线(2/3)

作者:蝴蝶蓝
对方的包抄和迂回。

聂士成非常明白,仓促构筑的大纵深堑壕体系的前线阵地其实是很脆弱的,前沿阵地其实是为了消耗对方而存在的。既然是消耗,那么堑壕争夺战将不可避免。与人高马大的俄国人拼刺刀,显然是意见比较吃亏的事情。所以在来之前,聂士成专门购置了大量的战斗手枪,这种被称为盒子炮的东西在近战中威力惊人。但是聂士成可能感觉还是不够,于是在多次软磨硬泡后,这位北洋的宿将居然从徐杰那里搞到了一种新研制出来的近战武器,被称为——战场扫把的冲锋枪!

这依然是徐杰剽窃的产物。而剽窃对象就是世界上第一种大量装备的冲锋枪m18!(历史上意大利人曾经在1915年装备了一种16磅重的双管轻机枪。有人认为这是第一种冲锋枪。当然了,比较奇葩。)虽然在穿越过来后,徐杰就弄出了驳壳枪作为近战武器,但是毕竟毛瑟手枪是手枪的底子。而且设计上有些复杂。在连she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枪击的磨损。而且she速也偏慢。在加上造价的问题。导致了这种东西只能作为一种过渡,而不能成为战场上的真正主力。为此,m18应运而生。当然了,在这个位面上这款冲锋枪被称为99式冲锋枪。0.815米的长度,5.33kg的重量(带有32发螺旋弹鼓)。还有400发每分钟的she速,让这件武器成为近战中的王者!当然了,为了增加这件武器的杀伤力,徐杰放弃了原有的高初速但是杀伤力较低的贝鲁姆9mm子弹。毕竟面对人高马大的俄国士兵,停止作用要是弱的话可就不好用了!

本来徐杰打算按照1战中德国步兵中10比1的比例配属冲锋枪。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在战场开始的时候,徐杰手中只有600支不到的冲锋枪。而聂士成可以分到的更是稀少。只有150支。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连也就2到3支的样子。如此低的比例让聂士成不得不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子弹喷淋器”和持有它的冲锋枪手。为此,聂士成的各连专门成立了以一名冲锋枪she手为主的5人战斗小组。

其中一名冲锋枪she手携带一支99式冲锋枪。同时还穿着一副冲压而成的龙虾甲(就像龙虾后半段那样用一层层薄钢板叠加互助躯干。里面有内衬,用于挡住碎裂的弹片。这东西在一战中成为了法国机枪手的配属装备之一。)这东西肯定扛不住近距离的步枪子弹,但是对于手枪来说却足够了。毕竟俄国人也不傻,进入堑壕后有手枪多半会使用手枪,而不是在战壕中不易施展的步枪。剩下的一个人将是弹药手兼副she手。考虑到冲锋枪的she速问题以及伤兵的替换。为每支冲锋枪配一个副she手将是十分必要的。而剩下三个人则是手持步枪和进攻手雷提供保护的掩护力量。用于应对肉搏战和其它突发情况。这三个人除了每人一支步枪以外,都携带有手枪。而在这个箭头之后的,将是小队的其它成员。

在增加了冲锋枪这种近战利器的同时,北洋陆军同样增加了类似掷弹筒和迫击炮这些曲she武器的数量。北洋方面的重炮也不多,所以为了提高火力密度也必须依靠这些中近距离武器。不过因为有徐杰这个穿越者,所以北洋陆军的炮火更强调多层拦截火力,注意阻断对方的增援和压制后续部队。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聂士成师首批装备了120mm重型迫击炮。这种战斗全重达350kg,炮管长度1.9米,发sheg高爆弹的大杀器成为了聂士成部除105mm榴弹炮以外最强大的武器。而如果仅仅算投she量的话,这种重型迫击炮的火力远高于105mm榴弹炮!如果不是因为she程有些近只有3500米。这种武器都可以用来压制对方的75mm速she炮了!

当然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武器,聂士成专门为这些火炮设计了防护jing良的炮巢,并且布置了数个暗堡为其提供保护,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