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到了回信的织田信虎果然没有信黎盛的说法,他瞪着已经有黑眼圈的双眼再度爬上城墙,看着魏军大营,做了一个决定。
入夜时分,西门又开了。
没错,不知道到底是一根筋的性子犯了,还是织田信虎料定昨夜魏军大举巡营今夜必定要好好休息,反正他又派了三千倭人出城夜袭劫营,而结果好像是昨夜的重演,反正当织田信虎在城墙上眼睛都望穿了时,等到的只有撵着那些倭人屁股杀过来的魏军。
围城进入了第三天。
难得睡了一会儿的织田信虎和他麾下的倭将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那些倭将们都委婉地表达了一个意思:您就别夜袭了,我们真不想去。
而织田信虎却毫不气馁:今天不行,那就明天;明天不行,那就后天,魏军半夜巡营,白天肯定要睡觉,如此一来攻城的事情自然就耽搁下来了,而且若是有一天我们突然白天进攻...
此时有人很想说一句:你当然不怕,出城的又不是你,两天夜袭,两天被魏军堵个正着,差点没能逃回城,现在谁还敢去?
然而织田信虎很明显不打算和他们商量,他再次定下了今夜夜袭的事情,准备一直这么跟魏军耗下去,耗到他们撤兵为止!
然而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因为在这一夜的夜袭过后,在倭人依旧丢下了些尸体狼狈逃回城后,黎盛召开了他兵临城下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军议。
没有任何废话,他直接定下了早已计划好的进攻时间--明天,并且还附带一句话:
“明日攻城,全军务必全力进攻,如有畏缩不前者,立斩不饶!同时不准割敌首级,违者严惩!”
这话一出当即就有引起一阵哗然。
在这个年头,评定军功的标准,就是人头,毕竟上了战场打完仗,某个小卒说他砍死了一百个人,难道还真给他算杀敌一百的军功?人头就是核实军功的唯一凭证,所以在这年头但凡打仗人头都是抢手货,甚至于战事还没完,都有同袍为了抢夺军功大打出手,有时候抢得厉害,冲锋的人都没了,大家一起抢人头。
黎盛很清楚,眼下魏军兵力还不如守军,再加上是攻城,所以明天的战斗必然十分激烈,如果大家都去抢军功,那还得了?还打个屁的仗。
可是他也清楚,这命令一旦发下去必然会引起军中的怨言,如今的魏军大多是江南人,少数是抽调的荆湖军队,大家辛辛苦苦千里跋涉跑来高丽打仗,除了精忠报国以外,总还是要养家的,不让割人头拿军功,谁愿意往上顶?
所以黎盛后面又跟了一句:“明日攻城,破城后大赏全军,将士俱有赏赐;先登者,赏银五千两!”
五千两!
这是个什么概念?在此时的大魏,一两白银可以买三石米,也就是后世的四百多斤,如果换算成后世的钱...那就是大概四百万。
连将领们的眼睛都放出了绿光,可想而知底下的士卒听到这消息会多么疯狂--由此可见黎盛这一次是真下了血本,但考虑到如今是在替高丽解围,当初的求援国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军费都是由高丽出,反正钱又不是黎盛掏,他这么大方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与此同时,我军的主攻方向,已经定了,”黎盛看着那些跃跃欲试恨不得提刀子砍几个倭人争那五千两银子的将领,厉声道,“南城、西城俱为佯攻,明日务必全力进攻北城!”
此时三天前魏军进攻南城的原因终于浮出水面。
公州城是座大城,倭军的兵力填进去,也填不满,所以四面城墙,魏军要选择主攻方向,而倭军也必然要选择全力防守的一面。
魏军扎营在公州城西面,直面西城门,所以西城门当然是兵力最多的一面,而东面魏军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