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倾转旋翼机?开什么玩笑(3/4)

作者:五星造事包
不飞出跑道,高度控制在500米以下,连报告都不用打。”

听到康驰提出的需求,陈海毫不犹豫地开口道:“找试飞员?不用这么麻烦,这事我来就行了!”

而正式服役后的鱼鹰,也没有让军方失望。

这就是哪怕后来倾转旋翼机的研制屡次受挫,老m也都坚持要搞出来的原因。

任务取消准备回去的时候,有一架直升机发现燃料不足,根本回不去,得再加油。

“那必须的,不然怎么说是矢量发动。”

“……”

于是本来还只是对康驰本人重视的蔡耀斌,立马对这项技术和原型机,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结束通话后,立即就把事情给安排了下去。

“报告,能知道试飞的是什么飞机吗?测试时间多久?”

“没事,除了喷气式战斗机,其它载具基本我都精通。”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的试飞员顿时眼睛都亮了。

陈海知道康驰向军方要的图纸是直20,而对自己直20的熟练度,他还是非常自信的。

当然,鱼鹰性能确实很强,但它的使用成本也很高,单台造价高达7400万美元,每飞行一个小时,就要消耗大约1.2万美元。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造直20?我只是说看上了直20,想参考一下它的内部结构设计而已……”

但由于航程不足,直升机只能先到半路,捡6架c130运输机空投补给后,再后去营救人质。

测试任务结束,当飞机稳稳地停在了翱鹰试飞基地跑道上,李向南才终于放松了下来,对后排的沈桦感叹道:“还是装了太行发动机的j20飞得爽!”

因此康驰直接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陈海。

最厉害的还是2000年。

另外,在固定翼的状态下,鱼鹰可以飞到七千多米的高空,性能几乎已经接近喷气式飞机。

“李向南,沈烨,今天的测试表现不错。”邓恒华先是点名了表扬了一下两人,然后扫视了队伍里二十名试飞员,“刚刚领导下发了一道新任务,大唐重工需要两位试飞员测试新飞机,你们有谁愿意主动参加的?”

后来m国又在鱼鹰的基础上,研发了第三代倾转翼飞机v280,它比v22-鱼鹰更轻巧一些,目的是替代陆军的黑鹰直升机。

“我不……”

在李向南的带头下,大家纷纷踊跃报名,而邓恒华也是舍得,直接就把他最得意的战士,也是最先报名的李向南、沈烨两人给了康驰。

于是鱼鹰再次停飞,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惨遭到各方批评。

除了m国之外,岛国自卫队也有17架鱼鹰,部署在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上。

1979年,大约三千名武装学生袭击了位于德黑兰的老美使馆,劫持了66个人质。

不过最后老美却力排众议,在历经多年的调整和评估后,鱼鹰终于在06年开始服役。

“集合!”

目前m国各军种已有超过500架鱼鹰在服役,总飞行时间已经超过80万小时,a级事故率仅为4/10万,事故万时率比普通直升机还低。

“嗯。”

“……”

“……”

陈海顿时一脸满不在乎地撇了撇嘴:“怎么,你这是不相信康博士造的飞机?”

康驰点了点头,本来这种小事他还想看看通过陈海能不能搞定的,毕竟领导能不麻烦就不麻烦,免得他们又大动干戈的。

还是因为要追赶的地方太多了,加上军费也有限,像这种不是很迫切需要的东西,只能留着以后如果还有需要再搞。

但谁能想到,康驰竟然直接改了台倾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