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变形记(变法)(2/4)

作者:逆子多多
爱情才过去百年时间,爱情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

只是对于合格的君王来说,总是要以国事为重,就算是武丁,在妇好死后也依然励精图治的治理着大商。

帝辛隐晦的看了一眼尤浑,尤浑立刻上前接话说道。

“启禀大王,昨日大巫祭占卜,北方破军星星光大盛,恐有兵灾将至,犬戎虽在西周,可辽东以北还有狄方、匈戎、土方等蛮夷,臣请大王早做准备。”

众臣议论纷纷,大巫祭虽然不常发声,但是其代表的是神权,不可轻视,加之卜祀之说,玄之又玄,若是无事还好,若是有事,谁反对谁死。

“唉,崇侯不易啊,北疆不易,何人为愿助北疆抗击戎族?”

“大王,孟伯尝为天下闻名的名将,又是北疆的诸侯,孟伯前往,合情合理,望大王明鉴。”

尤浑所言甚是有理,好像满朝大臣,还真就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孟尝更适合支援北疆。

闻仲心头一沉,颇具威严的眼神直看得尤浑心头发凉,孟尝是他一力举荐的人才,如今和比干实行农桑改制,改税拓荒,听闻当下还在改良施肥灌溉之法,育良种,为天下农事而努力。

如果此刻去城外一观,连绵一片青绿的稻种麦苗煞是壮观,哪怕是不太了解农桑之事的闻仲都能预感到今年是一个大丰收。大臣们不可能不知道,此时附议的人,一半人是确实觉得合适,而另一半人,类似于费尤二人想临时摘桃子的不胜枚举。

“青苗将黄,农种之事利在千秋,不可轻易换人施行,育良种之事也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还请大王明鉴,另派他人前去。”

尤浑也不退让,立刻问道:“如今大将军称病不出,鲁老将军尚在冀州坐镇,宣公与邓九公已回三山关,太师可有举荐之人?”

“朝中良将不少,但帅才不多,若是要和与崇侯相呼应,朝中恐怕没有合适的人吧。”

帝辛饶有兴趣的看着闻太师,似乎想等他一个答复,而闻仲也沉下心来静静思考着得失,大王看来好转不少,应当无碍,而且秋收之后丞相与商容也将完成秋收督粮,坐镇朝歌不成问题。

闻仲心中挂念着孟尝,这是一个在大商则利,放归大海便能化龙的存在,如今难得尽心尽力的为大商千秋计,在青黄不接的未来,这样的人才是大商值得培养的对象。

“臣闻仲请命,请兵十万,驰援北疆。”

帝辛开心的抚手大笑:“甚好,甚好。有老师亲自领军,此事无忧矣。”

众臣散去,帝辛便摆驾,往城外而去,欲要见一见专心农事的名将,能种出什么好地来。行至半路时,费仲离驾而去,直奔城外向东十里的晁田大营。

而帝辛更是兴致颇高的拍了拍尤浑的肩膀:“尤卿不愧是寡人的心腹大臣,寡人心甚慰,寡人征讨东夷之事若能定下,你和费卿当为下大夫矣。”

尤浑欣喜的称是,只是眉间仍有一丝焦虑。

今日归家,只怕又是一顿毒打辱骂,尤苍之事未成,自己心心念的让孟尝回北疆的计划也被太师搅黄,事农桑之事为何能让孟尝获得太师与丞相,这两位重臣的欣赏?种地也能种出盟友的吗?尤浑觉得,挨打事小,孟语新书兵法篇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看来,是时候了解一下孟尝到底种出了什么东西,能让他获得那么多的支持。

不过,大王今日表现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一心想要当将军的大王不是好大王,帝辛的那点心思,他和费仲了如指掌,可是他凭什么笃定太师去了北疆就一定会有亲征东夷的机会呢?难不成丞相这次不会拦着他?

诸多的怪事频发,尤浑心中想起前些时日的夜里,那位深夜还在处理事务的好弟弟,似乎有些明白,这极有可能是孟尝出手所致。不然大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