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高文渊亲见麒麟落地,紧接而来的喜讯便是舞阳长公主诞下一男婴。>
而这孩子祖父与父亲,分别是天下首席谋士苏歧和大夏剑仙苏寻。二人的另一重身份,便是为大夏开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元勋,为彰显苏氏父子攻克末隋的首功,高文渊亲封苏启霄为苏王,赐予“麒麟王”之称。>
故苏启霄生而封王,其出生之年,便是大夏王朝建立伊始。>
……>
夏鼎塔上,年仅五岁的小苏王就已被母亲舞阳束发且戴上银冠,虽年纪不足,俊容却初见长成后剑眉星目的神逸模样。>
曾是皇后的当今太后方艾爱惜外孙身体,老是告诫女儿舞阳少给霄儿戴这些沉重冠冕,生怕压着孩子的小脑袋长不高。>
夏鼎塔的历史可追溯到两百年前由祐夏太祖皇帝高避白开创的祐夏王朝,高文渊身为高避白第十三世孙,在祐夏灭亡百年后重振大夏荣光,高文渊凡带小苏王上塔,都会给他讲述只有皇家史书才有的那段恢弘往事。>
两百春秋以前,祐夏太祖高避白攻克大魏王都,建立了世间大一统王朝。>
如今八朝并立,高文渊与这孩子的祖父苏歧并肩攻克末隋,艰辛打了半辈子天下才定鼎中原。>
这些辉煌旧事啊,小苏王听了一遍又一遍,兴致却丝毫不减。>
身着皇袍的年迈老人翻阅着玉碟,开口问道:“霄儿,你近日可有按朕的要求读《韩非子》?”>
小苏王轻摇头:“回皇祖父,近来不曾。”>
虽是外孙,可小苏王知道外祖父喜欢听他这么叫,便从未改过“皇祖父”的口。>
高文渊眸子眯了一下,纵使须发皆白,亦毫无龙钟老态之色:“霄儿,倒是诚实。朕听舞阳说你这些日子挺用功的,此前朕亲自来守夏殿看过你,见你在认真读籍,朕有意没让人打扰。既然有在念书,看来啊,是有人不让你读朕要求的书?”>
这天下胆敢忤逆高祖皇帝的人,也就只有那个与高祖共打天下的苏老太师了。>
小启霄赧颜一笑,“什么都瞒不过皇祖父。”>
高文渊问道:“说说看,苏歧那老家伙都让你读些什么书?”>
“唔,有《六韬》《司马法》……”>
“果真又是兵书!”高文渊神色不悦道,“霄儿听朕的,霄儿要多看法家治国之道的《韩非子》!对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礼记》也不错,实在不行,以史为鉴知得失的《左传》都比苏歧让你看的那些兵书好!”>
小启霄恭谨作揖,“霄儿记下了。”>
高文渊放下奏折,豪爽一笑。其实高祖皇帝最为心知,就以霄儿的资质无论看什么书,日后都是大才。>
只是他实在不愿意霄儿这孩子姓都随苏歧了,长大就连读什么书都得听苏歧的……说来兵法还是国政,与其责令霄儿去翻看那些古籍,都不比这孩子日后掌权了摸索来得有效。>
书?辅佐罢了。>
再者说!有他大夏皇帝和苏歧二人亲自对霄儿的教导,几本传世韬略再厉害,难道还能比他们两个厉害?>
人老了,是有点老气横秋!>
高祖皇帝心里有数地慨叹,弯腰将过了这个年就要六岁的小苏王抱了起来,眼望宽阔的央呈宫,乃至无边的整个神都洛阳与大夏王朝。>
小启霄疑惑道:“皇祖父,夏鼎塔里藏着什么?”>
高文渊平静道:“大夏鼎,国之重器。”>
小启霄不解地问:“既是大鼎,那夏鼎塔不该是只有国事祭祀才能进来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