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就是为这只先头部队运送物资的。至于黄河中那些繁忙的船只,他们中的一些运输的是第四军余下的士兵,还有一些和这些马车一样,运输的都是前线急需的各种粮草辎重和军械等。
这些粮草军械并不仅仅是给第四军提供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给正在朔方、五原、云中等地前线抵抗草原联军入侵的并州边军提供的。
在得到草原联军进犯并州的消息之后,阎明立即派出信使分别以董卓和太平道的名义联系并州刺史丁原及并州境内各郡太守,尤其是处在并州北部的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雁门郡和定襄郡等五郡,一方面愿意为并州军提供各种帮助以抵御外掳,另一方面则希望并州方面能够允许太平道的军队进入并州,和并州军一同抵御草原联军。
如果草原联军也是穿越者发展起来的话,阎明深知单凭并州军的实力是很难抵挡的。
并州刺史丁原虽然是董卓的继任者,但是和董卓互相并不熟悉,不过对于和自己一样同样是凭借战功升任一州刺史的董卓,丁原还是有几分好感的,而且对于董卓免职的理由——滥杀蛮夷,丁原也是很不以为然的。所以在继任并州刺史之后,丁原对于原本是董卓手下的一并官员并没有太多的撤换,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董卓在并州的势力。
在担任并州刺史之后,丁原还是存着几分精忠报国的心思的,虽然州内民政他无权过问,但是对于州内的各支军队他一直是十分重视,认真操练。由于董卓担任并州刺史时便经常带领州内军队外出袭击周围的游牧民族,因此并州军的战斗力一直得到了保证,在受命剿灭冀州黄巾军的时候,丁原更是将并州的全部精锐都派了出去,也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谁知道坏就坏在这战功之上。并州军的几位校尉都已经在并州生活惯了,而且并州是帝国的边疆,异族侵扰不断,因此缺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在黄巾军被平定之后这些人是希望拿些封赏继续回到并州的,谁知道朝廷的一纸诏书,把他们调往了大汉各地。
这是明摆的要拆散这支并州军,这更是明摆的对丁原的不信任。最让丁原无法接受的就是自己最为看重的吕布被调往了洛阳担任羽林中郎将。
玉林中郎见在这次的朝堂斗争中被列入了议事院中,吕布也可以说借此进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羽林中郎将和丁原的并州刺史已经可以平起平坐。
但是丁原深知吕布并不会在乎这个职位,从某种程度上说,羽林中郎将只是一个闲职,虽然羽林中郎将可以统管京中的羽林军,但是此时的羽林军中已经充斥着勋贵子弟,已经基本沦为了一支仪仗部队,战斗力十分有限。而吕布对政治又十分不感兴趣。丁原深知,吕布真正向往的一支都是在战场上的厮杀。
当初为了掌控并州军而让吕布担任并州军司马,使得吕布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了带兵上前线的机会,对此丁原已经是对吕布感到十分内疚。这次大汉政治调整,刺史真正拥有了一州的军政大权,丁原原本是打算让吕布继续担任并州军司马,不过这一次他打算把并州的全部军权都交给吕布,授权吕布可以对并州周围的任何游牧部落开战,让吕布拥有彻底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以此作为对吕布的补偿,但是现在看来,老天是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了。
不仅如此,在并州军的五名校尉被调离之后,朝廷直接任命了五名新的校尉,这五人全部都是世家子弟,不仅毫无作战经验,而且飞扬跋扈,连丁原都不看在眼里。如果吕布还在并州的话,还可以依靠自己的武力震慑这五人,或者利用自己的威望直接绕过这五人统领并州军,将并州军仍然掌握在丁原的手中。
虽然高顺留在了并州并且担任了军司马,但是高顺无论从威望还是个人能力都无法和吕布同日而语,不仅不能统领起整个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