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一章 古怪的换药(2/3)

作者:
杨小天自告奋勇道:“我也留下来值班吧!”

“不行,你是今天的主角,必须得去!”

“就是,就是,你不去多没意思啊?”

众人不由分说的就把杨小天给拉进了休息室。

打开电视时正好是刚开始放。

看着电视里英俊的自己,再听旁边护士们的品头论足,倒还真是有些羞耻的感觉……

不过……倒还是挺爽的就是了。

一开始大家都还嘻嘻哈哈的,这个说杨医生真帅,那个说杨医生穿的衣服真好看。

但看到后面,大家都沉默了。

杨的是医生。

但医生护士不分家。

护士们对杨的话也都感同身受。

不,应该说是比杨小天的感悟还深。

很多病人都觉得护士是低医生一级的,类似于一个医生管好几个护士。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医生和护士是同事关系,平级而不是上下级,护士的领导是护士长,再上面是护理部主任。

而且护士们也不是低学历的代表,除了一些小门诊或者民营医院,像南湖市一院这样的医院,护士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低点的也有大专,甚至还有研究生,也是要考职称写论文做科研的。

但病人就是觉得护士是伺候人的,管她什么学历。

很多病人对医生时还毕恭毕敬,但对护士时却动辄大呼她们动作慢,弄疼他们了之类的,语气很不好,动辄就开骂。

护士们还没办法说什么。

所以事实上护士们的委屈比医生多多了。

杨小天的话虽然说的是医生,却也说进了她们的心坎中。

节目结束后,每个人都沉默不语,有些人眼眶中还噙着泪水。

杨小天有些慌乱,说道:“你们这是……怎么就哭了呢!”

忽然一名护士站起来对杨道:“谢谢杨医生!你的这番话,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接着更多的护士对杨小天表达了感谢。

杨小天有些尴尬的挠头:“哎呀呀,没你们说的那么伟大,我其实就是纯粹吐槽而已啦!”

这件事的影响力出乎了杨小天的预料。

从第二天开始就有很多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报道。

这次不是再像以前那样一边倒的站在病人那边了,而是罕有的站在了医生那边,以医生的立场说话。

《南湖日报》就以《我们的病人究竟怎么了》为题写了一篇报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心中就觉得花钱的就是上帝!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畸形的消费观,国内的消费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太多的优待!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商家也是有权去拒绝不受欢迎的消费者的……

杨医生说的虽然是医生,但我又想起了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在某些人眼中也变了颜色,似乎只要我教了学费,你就应该听我的一样。

但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尊师重道‘这四个字的含义。

杨医生有句话说的很对,在一个‘难搞’的病人身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许许多多的病人在忍受着病痛一个小时的折磨。

事实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医生,也是患者。

或许有一天,当你等待时,也有医生被蛮不讲理的病人纠缠,届时,你该如何是好?”

蒋英也打了电话给杨道:“小天,节目我看了,表现的很好嘛,看来你比我想象中要优秀!”

杨小天笑了笑:“蒋姐,你过奖了,我其实就是有感而发!”

“有感而发也是心中所想啊!我们的医护人员有时也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