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 :多重抵押(2/7)

作者:滚木擂石
这群远洋水手们最后采买的机会,水果、糖饴、熏肉、鱼干,甚至还有刻在木牌上的春宫画。

中年男子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水手的口哨、孩子们的喧闹都丝毫引不起他一点反应,只是慢慢的,向着码头广场的正中央走去。

每艘进出港船只都拥有不同的泊位,每进出一艘船,他都要这么走两趟,而且是不同的泊位。每天从卯时起,平均三刻会走一艘船,到现在辰时三刻,已经是第三艘离港船只,要等待他将通关手续办妥。天天如此,人也就废了。就连西洋船长给他贿赂的时候,他也连个屁都懒得放一个。

所以他的外号,叫做铁面人。当然这是西洋人起的。中国人这边,那些卖杂货的小伢仔们,则叫他死人头。

铁面人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上海港最标志性的建筑,宽阔的码头广场。上海港区是马世奇主抓修建的,本来马郎就是个新潮官员,再加上港口嘛,接待的也主要是西洋船只,所以这里的整体风格非常欧化,偌大的港区广场,原本平坦、干净,不仅利于卸货,还非常便于人们在上面聚集、交易。

但马郎离开了,因为叛乱了嘛。于是港区正中央,被接手官员增建起一个高台,上面又修了一个六柱呈“凸字形”的两进轩。坐在畅轩里,整个港口里的船只、人员、货场,都一览无余。倒也实用,却没必要的,多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

中年男子一瘸一拐的踏上台阶,按照马府尹早先的规矩,离港船只,需要港区最高长官在关碟上签章之后,方可离岸。但人家马郎为了节省人力,早就做过交待:要么提前一个晚上就办好手续,要么就在泊台边上现场办公。

现在倒好,天天玩攀岩,爬上去,再爬下来,走过去,再走回来。唉,累吐血了算。

“启禀大人,海商业协会宙字第七艘,货款两清,税牒验讫。请离我大明海岸。”

“嗯,呈上来。”

“凸”字形畅轩,前面“两根柱子”支半歇山顶,这是下人们禀报、听命的区域,所以是阳光曝晒、雨打风吹。后面四根柱子则支斗拱飞鹰檐,所以即便是盛夏,由于四面透风,也不觉得热。

当然,如果再冷一点儿,会在四面摆上彩玻璃碎拼屏,挡风挡雨的,还特么挺暖和。

“死人头”没精打采的把红色关碟凭空一举,一名少年书童立刻走过来接,正厅里只有一张书案,后面端坐一名青年文士,旁边却站着一名从六品文官,书童来到桌案前,先把红色关碟打开,lou出里面一本蓝色的小书折。原来,红色的纸壳更像是一个书匣,里面蓝色的书折才是真正的关碟。

这就叫做派头,书案后端坐的文士,那可是很爱干净的,关碟经过那么多人的手,再经过风吹日晒,他要是亲手接过,岂不是很跌身份?

这位很讲究、很有派头的青年文士,正是江南四公子之一,冒辟疆。

书童不理会旁边的从六品文官,直接把关碟递到自家公子身边,冒辟疆竖着手指,把蓝色的关碟拈出来,打开后仔细看了看,

“老吴,”(小人在)死人头走三步进入正厅,“昨天讲好的呀,宙字第七艘,应征全税,怎么还是一半?”

“…”死人头半死不活的翻了翻白眼,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不过这家伙说话的语速和吐字倒是又快又清晰:

“回大人,他们哪里肯呦,胡岚宝那边有刀有枪,他们在咱们这边无论是全税,还是半税,到了巴达维亚港,都要再被过筛子。如若真是征全税,他们以后就不来了。”

“贪官…”冒辟疆小声骂了胡岚宝一句,接着咬牙愣了愣神情,这才很痛快的取过一枚钮章,先在关碟最后一页盖章,随后又盖上一个骑缝章,啪的一声合上,丢回红色的封匣中。再摆摆手,示意书童转交给死人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