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北京反击(1/5)

作者:滚木擂石
~日期:~09月13日~

,-<>-

黯绿浓枝白头槐,清波影落化飞烟。

沙皋抱柱祈归雁,武陵豪杰叩上听。

帘寒轻卷愁疮痍,别后不忍望云天。

桃花点点慕夜半,晨曦夭妍满地岚。

……

这是侯方域在小额桃花票成功发行后所作的新诗,诗名《白头槐》,从中国古代诗词命名原则上判断,应该算作“无题”范畴,里面通过晦涩的字眼,来表达难以言明的心境。

一首无题,两个假设,外加全面发行的小额桃花票,南京所走出的每一步,都给北京政坛带来极大的震动。一时间京师内外的上下官民,都在纷纷扬扬议论侯公子。就连紫禁城也不能免俗。

处暑这天,原本就因为今年多雨无天灾而闲得发慌的小朱,召集了一众文臣在上书房举办了一场诗歌研讨会。

“皇上,”熊文灿今天一如既往的“朴素”无华,一身行头很简单,也没带任何玉佩、金簪之类的装饰物,但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大熊的衣料,足够一个七品县令之家整年的开销。

“皇上,此乃示弱之语,向世人表明他已有悔过之心!”

“噗,噗,”

小朱很没形象的吐着茶----的心情大好,但心头的纠结始终没断,这不,又绕回来了。

从政治家角度来看,一首《无题》,两个假设,小额桃花票,都是侯方域主导的反击手段:

小额桃花票的顺利发行,有力补充了沿江六省的财政体系,并且还成熟、丰富了中国纸币的发行方式。在古代皇权治下的中国,以年号为徽标,以政府税收、财政支出为基础,无论是铜钱、银两、金锭以及交子,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广,历来是货币体系的重要蓝本。

但旧党治下,以“在手不动产”抵押来吸引民间自发性的主动兑换,以将来期的“不动产收益”来逐步消化、抵减在纸币发行初期所依赖的信用溢价。直到流通纸币与流通商品相对均衡,再彻底“赎回”发行抵押。这种货币发行方式,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

换句话说,这项顺应时代特征,且具备革命意义的先进制度,恰恰是由自我标榜为“坚守传统”的东林、复社一系首创的。而以小朱为象征的新党,这方面的思路确实僵化得很嘞。

这点让小朱很是气恼。

“我特么真是只猪猡,温体仁很早就利用国家信用而超发过货币,只要一直坚定的摸索下去,旧党很可能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俯首听命于我的脚下。唉,猪头三啊!”

这番心里话,小朱是不好公开讲出来的,但不代表不是事实。因为旧党叛乱的导火索,是基于三点:

小朱为了数百年后的国家利益,而强行开启抢占克什米尔地区的拉达克战役,使得本就有些超限支撑的“皇商体系”提前走到崩溃边缘;

为了四方征战、诸边九归城、沿海十八卫港、国内各天府、路网及城市改造,以及各边区的牧场、农场,小朱政府相继借下了天文数字一般的债务,这两年到达偿债高峰期;

为了竖立“国家养民、以民养民”的施政决心,小朱和他的第三届内阁、政府,公开取缔了一些勋贵、军政、士子的特权,其中尤其以“白山奴隶事件”为借口,确定了新疆国有化日程表,最为典型。

以上这三点都跟“钱”有关:

第一条是穷尽民力的精英版,国家连哄带骗的推行皇商制度,为得是将原先全部由底层农民承担的国家税收,转嫁给地主、商贾、勋贵、士子这些旧有特权集团。这个模式是具备操作性的,因为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乐于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具备了“给俺一个支点,俺可以撬动地球”的能力,国家给政策、给特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