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轰炸大沽炮台(1/5)

作者:沉迷
只见庞大的船队中当前的一艘数千吨的商船直冲冲的靠向了码头,紧接着后面的商船也在采取同样的动作。

“他们在做什么?现在码头并没有多少空余泊位啊。”一名白人船长愣了。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码头一时没有充足的泊位的话,必须停在近海处等待前面的商船完成装卸离开后再靠向这里。

泊位就那么多,如果一窝蜂的上的话,无论如何也停不了多少船的,也容易造成拥挤混乱乃至撞击损伤。

而一般情况下,每艘船靠岸之前都会尽可能的通知目的地港口码头,以便码头准备好泊位,督促其他商船尽快离开。

尤其是大型船队,更是要最大限度时间内提醒目的地港口,否则跑来了,还需要在近海处呆上个十天半月的话,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这就牵涉到码头管理方面的工作,自然,共和国要出兵就不可能通知对方做好准备工作。

而北方就这几个大型港口,最大的也就是这个天津港。即使这最大的天津港,也一次性不能容纳如此多的船只,不仅仅是泊位的问题,还有港口的规模。

而且现在集装箱吊车等大幅度提高装卸效率的方案还未完全的普及,受限制于信息流通以及改造商船,制造大型起重机,规划码头建设等等,目前也就只有山东半岛的三个港口,以及南洋几个港口具有完整的集装箱装卸功能。其他的如德国还是在调整规范当中,而美国,也就只有美孚掌握的码头正在规划当中。

这中间牵涉到巨大的利益以及资金投入,他们必须要详细的计算思考各方面的因素。

就连最发达的几个列强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在落后的其他国家又是如何的装卸原始了。

基本上还是在用滑轮组以及人力装卸,这需要大量的人力,需要浪费极多的时间。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都习惯了这种较慢节奏的生活,也因此,每艘货船在每个码头停靠的平均时间都在15天左右,需要大量的搬运工搬运货物以及补充燃煤饮水食物等。

如果说中国南方因为航运发达,码头船只的流通速度较高的话,那么北方几个港口的流通速度最多也只有南方的八成,甚至六成。

本就不发达的航运,在加上种种因素,导致的北方几个有限的港口城市更是效率低下。

所以共和国考虑到这些情况时,自然不可能冒着巨大的危险,等待那些船只装卸完了之后才靠岸登陆。

必然会需要强行挤开他国船只,强行登陆,才是保证第一批登陆大军的安全,只要第一批登陆大军成功登陆并控制了天津,那么后续登陆部队的安全就大的多。

而强行登陆挤开他国船只,需要的就是这种蛮横不讲理的作风,依靠着自身的皮粗肉糙的优势,把那些他国商船统统挤走。

一开始,有人提议用炮火驱赶甚至攻击船只,但这个提议直接被当场否决,因为这等于是向所有在塘沽港码头有商船的国家宣战,共和国现在没有这个打算提前对抗这么多的国家围攻。

也因此,就采取了这种看似鲁莽,实际上也是粗狂无比的行径。只要不对西方国家先开第一炮,就能暂缓冲突,把风波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哪怕是用枪也比用炮要好的多,即使用枪可能造成的伤亡比用炮大。

而自家两大船厂制造出来的商船,在如此大的吨位差距面前,是有着足够的能力,直接挤扁他国小型商船的。

因此也就有了这么一个让塘沽港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的动作。

吃惊,震惊,恐慌。

三种表情几乎同时出现在这些人的脸上,无数的水手,无数的船长几乎都是被眼前的一幕完全的惊住了,脑袋没反映过神来。

眼睁睁地看着那数十艘大型商船一艘接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