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广深线上的25s(2/3)

作者:未知
今年的董事会小叔可要好好挑挑毛病。”

“你这个家伙,不要把事情丢在我们身上。我和嘉嘉对坐火车可没有意见呢。”宁婉菲鄙视的看了梁远一眼,随手又把自己的背包挂在了梁远的脖子上。

片刻过后。候车室里响起了检票登车的提示音,梁远几人随着仍然拥挤的人群过了检票口进入了过站天桥。

刚刚走出封闭式过站天桥的楼梯,梁远惊讶的发现站台上一列蓝白相间的25双层客车正静静停靠在三号站台的东侧。

“哦,哦,小叔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呢?广州路局的动作也太快了。”梁远有些惊喜的说道。

虽说梁远已经把股份从东北机车厂中撤出,但作为自己第一个接手的起步企业,梁远对车厂的感情依旧是十分深厚,可以说没有车厂这个由头,梁远获得斯贝发动机和宝石涡轴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将会困难上无数倍。

去年一整年,梁远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南沙和航空产业上,别说车厂了就是苏良宇那边摆弄的晶圆生产线梁远都是极少过问的。

梁远不在国内,梁海平又不能拿着这点成绩和自己侄子炫耀,结果梁远一直不知道广州至深圳间的城际铁路已经开始换装25双层车底了。

“去年元旦上线营运的,那时小远还在德国呢,哪可能知道,不过这列编组能早早的来深广线也颇为不易。”梁海平笑着说道。

梁远从东德引进的25双层车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高强度运行,虽说爆出了不少的小毛病,但车底类似转向架、大梁、侧壁等骨干结构经历住了数十万公里的考验丝毫未损。

对比着长客从英国引进的仿佛脆皮般的25型单层车底。25双层车底适应超载的能力极强,拉得多故障少出勤率高。对于目前自负盈亏实行包干政策的地方路局来说,根本就是提高政绩和业绩的利器。

鉴于当初南京车厂自研的双层车底毛病多多眼下还在整改之中,使得地方上各个路局对东北机车厂25双层车底的长期性能心中没谱,生怕弄回来的是个光维修不干活的大爷,因此车底刚下线哪会都是观望居多。

不过在286视察北平车站参观了25车底之后,地方路局对25车底的关注程度大幅上升,作为改革前沿、开全国风气之先的广州路局更是主动向盛局提出添乘,把自家的乘务人员借调给盛局进京的11/12次。以便第一时间掌握25车底的实际状况。

等到25车底30万公里的定型测试跑完,第一列投入使用的25编组在北平的铁道研究院拆解检验交上一份异常优秀的答卷之后,所有路局都清晰意识到了25双层车底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东北机车厂一夕之间红遍了整个铁路系统。

在铁路部地位特殊的北平路局,打着明年北平即将举行亚运会的幌子,硬从盛局挖走十余编组的25现役车底,不过别的路局不比京局地位特殊。可以打着中央的旗号和共和国的脸面以势压人,想早点用上25编组只有找刘长河或是东北机车厂这两条门路。

位于吴淞的沪局更是派出副局长带队北上,直接找到了梁江平头上,老梁同志虽说政治智商不高,但也知道25车底的供应问题根本是个烫手的山芋,索性一推六二五。把所有来人来电都打发去了盛京。

这种纵横捭阖的机会刘长河那会放弃,顶着重点支援特区建设的名头,推脱着沪局的购车意向,刘长河硬从东北机车厂十分紧张的产能中挤出了一列25编组送到了广深城际线上,给自己未来升任铁道部长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目前沪局的大局长张金钟不大不小的添了一回堵。

梁远身在国外。哪知道这里边的戏码如此曲折,听着梁海平说完广深线上25编组的种种轶事梁远哈哈大笑着说道:“好事要来了。估计今年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