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五章 全国大灭鼠(2/3)

作者:未知
又传令临安府灭鼠。

临安府接到命令,心领神会,不但组织全府上下到各处催促,还挂出赏格,打死五只老鼠可以换一文钱。这下临安城里的老鼠便遭了灭顶之灾。

因为战事的原因,有大量外地的难民涌入临安,其中有很多有钱人,但生计艰难的也不少。临安府的这个赏格一出来,大量的游民就到处去找老鼠的麻烦。

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

谁也没想到,临安城中竟然有这么多老鼠。其实也不稀奇,现代城市表面上很干净,但城里的老鼠数量也是人的十倍,何况在卫生情况更差一些的古代呢?

临安府第一天就付了五十吊钱,第二天则付了两百多吊,吓得临安府差点把赏格撤下来。还是听说了消息的二十几个大商家找上门来,送了一千吊钱来,坚决要求把灭鼠行动坚持下去,钱不够,他们想办法凑。

这些商家其实也是一举两得,灭鼠见效,他们的生意也就更好了,也不用担心老鼠来捣乱。这次送钱来的巨商中,就有一半是米油商人和饭庄的东家。还有一点更重要,游民们有了正经事做,市面上也更安全了,他们得了钱,也可以买一点东西,总比每天在街上乞讨和偷摸要强。

人多力量大,临安府每天都要在一处空地烧大量的鼠尸。周边的农户听说了,一边春耕一边灭鼠。一个个村子都集合起来,一车车地往临安府送鼠尸。临安府不堪其扰,干脆请宫中下了个敕令,各州府都要组织灭鼠,终于掀起了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的灭鼠行动,有不少地方因老鼠太多,十只才给一文钱。最后各地报上来的灭鼠支出竟达三万多吊钱七年顾初如北ad();。但全国鼠患也为之受到极大扼制,百姓交口称赞,各地也送上奏章称颂德政,让谢道清好一阵得意。干脆趁热打铁,又让各地整治卫生,填埋臭水沟和疏通各种沟渠,不许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百姓更加高兴,各地气象为之一新。

消息传到了云南、四川等地,当地的百姓虽然没有官府的赏赐,也自己组织起来灭鼠,毕竟这是好事。元朝各地的官员于是也顺水推舟,不少地方的官员也推出了各种不同的赏格,各地的灭鼠行动如星火燎原,竟然蔚为风潮,最后惊动了忽必烈。

忽必烈一听,是程越的一套书中提倡要灭鼠,立即下令要把这套书弄到,再下一道很正式的圣旨,命元朝各地也大规模灭鼠,还拨了十万锭钞下发各地。

直到元朝各地的百姓也上书称颂。忽必烈才突然觉得,原来让百姓真心地称赞自己其实如此简单,一点小事,根本不费力气,就得到了这么多颂词。

过了不久,下面的官员就送来了程越的书,还带来了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下的敕令内容。

忽必烈看了这套书,兴奋得简直要疯了,几乎是不眠不休地看完它。而且这次动作更快,马上把谢道清的敕令翻译成蒙古文,也下了一道一模一样的旨意。又组织了两百多名通译,要把程越的这套书翻译成蒙古、畏兀儿、藏三种文字。

元朝上下,全都轰动了起来,到处都在求购程越的这套书,连在朝堂上,也因为这套书中所说的事情是真是假吵了不知多少次架。

郭守敬等人如获至宝,上书大赞大汗英明,选了这样一位天下无双的附马,与一群激烈反对的大儒辩论了多次,险些造成元朝儒学的分裂。

原本应该要驳斥程越的红教和黄教,都不敢出头。除了几个大喇嘛在讲经的场合大骂程越妖言惑众之外,没人发动对程越的口诛笔伐,倒是让早有准备的忽必烈小小地失望了一下。

程越也不傻,趁着忽必烈还没让人把这套书印出来,马上向元朝境内卖了几万套,大赚了一笔。

最高兴的就是完泽和囊加真,两位公主都通汉文,特别是完泽,拿着这套书一点一点地看,每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