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 渭水秋色(3/5)

作者:情何以甚
对计昭南这样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初在黄河之会上,李一以打破修行记录的姿态横空出世,压得诸国三十岁以下最强者,无人能有颜色。

计昭南、夜阑儿、慕容龙且、苍瞑、黄不东,哪个不是当世天骄?哪个不是道历三九一九年之时,几大霸国无可争议的“最天才”?

同样获得无限制场正赛名额的丹国张巡和宋国辰巳午,也都是抱着一鸣惊人的决心、付出远胜常人的努力,才能走上观河台,验证自己的力量。

但这些人,全部都没有登场。

正赛一场未打就结束。

李一豪言一剑对所有,一剑定胜负,却无人能接。

这是“天下李一”的由来,他剑未出鞘,已是绝对的主角。

姜望走通最艰难的夺冠路,赢得最精彩的胜利,才有资格与他并称魁名。

但当时的那些天骄们,真的都被压服吗?

彼时都有鸣鞘声。

彼时的计昭南曾说,以众凌寡他不屑为,以神临战洞真他不能为,但等到登临洞真,他会挑战李一,再继观河台未成之战。

这话其实不被当真。

人生在世,谁没说过几句场面话?

李一是人族历史上第一个三十岁不到的真人,他是注定要镌刻在修行丰碑上的人物。

任何人在他面前避让,都可以被理解,能够被体谅。

但彼时说出那句话的人是计昭南。

骄傲孤绝的计昭南。他自己说过的话,他绝不肯吞下去。

所以他是真的要挑战李一。

这是一场生死不计的挑战,自黄河之会至今,已备战八年之久。

他来虞渊,正是在做最后的准备!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一场必输的,甚至必死的挑战——计昭南落后了太久,而李一完全没有留手的理由。

或许很多人也都无法理解,八年前的一句放言,真有那么重要吗?值得计昭南如此交付?他好不容易才证就真人,有着无限光明的未来,就这么放下一切,跑去跟人拼命,实在是看不到什么意义。

但那些无法理解的人里,肯定不包括重玄遵。

因为这也是他会做的选择。

“在聊什么呢?”

白袍一展如云飞,计昭南已经落在城头。

这个问题好像在同时问两个人,但他恰好站在王夷吾和重玄遵中间,面对着王夷吾,背对着重玄遵。

重玄遵也刚好扭过头,看向长城外茫茫的远处。

这两个一身白的家伙,倒似生怕被人混淆了似的,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

“在聊他们干戈军的新军阵。”王夷吾一板一眼地道:“王肇将军实在是很会练兵,方才那轮攻势里,他以战代练,明显是在试验新战法,新兵的死伤却很少,而且成熟得很快。”

大凡天下强军,基本都有大量的备军,以便随时填补。

用当年九返侯的话说——“人能死尽,旗不可折。”

盖因每一只天下强军,都是国家支柱,亦是将帅荣辱根本。不能保持最强战力,旗号就会被裁撤。

所以在战场上练兵的能力,就很见重要。

像王肇这样的统帅,麾下强军是极有厚度的。在高烈度的战争里,往往能够走到后面。

计昭南当然知兵,他也无法否认重玄遵的军事能力,遂只赞道:“小王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